茶療探索 | 清代醫家用茶治病淺析
- 文 | 衛明
- 2018年6月2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18年8月8日

清代茶藥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從《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中國基本古籍電子版》、《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及《中國中醫古籍總目》等資料中,記載清代茶療的文獻共有126部,茶療可見於內科、婦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及口齒科、外科及傷科,超過90個病症。
內 科
清代文獻記載茶葉應用於二十多種內科病症,包括感冒、外感發熱、頭痛、咳喘、反胃嘔吐、痞滿、胃脘痛、腹痛、腹瀉、噎膈、便秘、小便不利、便血、萎黃、眩暈、中暑、嗜睡、胸痹心痛、癲狂、癇病、中風病、臌脹等內科雜病;痢疾、瘧疾、痧脹、痘症、麻瘋、麻疹等傳染病症;以及成為解蠱毒、蟲積的用藥。其中,頭痛是茶葉用方最多的一種疾病,《本草綱目拾遺》稱雨前茶能治頭風,不少醫家以茶葉配方治療各種頭痛之疾。
婦科、兒科
茶葉可治療婦科及兒科疾病。婦科如婦人頭痛、頭暈、月閉、血崩後身熱、乳上結核、乳癰、妊婦頭暈、瘧疾、痢疾及產後便秘。《女科經論》提出產後便秘戒用大黃,可以臘茶通便;《驗方新編》亦有以六安州茶葉三錢治老婦血崩後發熱不止。茶葉亦應用于治療小兒牙疳、臍風、胎毒、乳病、黃疸、咳嗽、腹痛、驚風及痢疾。《驗方新編》記載治小兒急驚,以茶葉配龍眼殼、陳皮、姜皮、白鹽為藥,為急救的良方。
眼 科
清代醫家有以茶治療眼科疾病,瞳神疾病如圓翳內障、綠風內障、驚震內障、高風內障、雲霧移睛;黑睛及白睛疾病如蟹睛症、凝脂翳、暴風客熱、胬肉攀睛;兩眥及胞臉疾病如冷淚症、雞冠蜆肉、瘡疹入眼、爛沿風眼、胞生痰核;及突起睛高、遠視、目痛、頭風患眼等其他眼疾。《醫宗金鑒》有澀翳歌:「還睛散內車防桔,元味知芩茶葉茺”,以茶葉配方治圓翳內障。
口腔科
茶能清上之熱,解上之毒,能治口臭、牙疳、牙癰、牙衂、鼻淵、鼻痔、白喉、喉痹、喉舌破爛等口腔及耳鼻喉科疾病。《驗方新編》“用薄荷水或茶漱口”,以治口舌生瘡。《惠直堂經驗方》的辛荑散、《醫燈續熖》的芷荑散、《成方切用》的蒼耳散都以茶調服下,以茶清輕,載藥通竅,亦能清熱解毒。
外 科
除了內服茶湯外,以茶葉為外洗外敷之劑,是外科的特點。《本草綱目拾遺》載以泡爛茶葉,搗爛似泥敷之,治無名腫毒、犬咬及火燒成瘡。其他外科的疾病,如臁瘡、瘡瘍、臁瘡、麻風、麻疹、痔漏、楊梅瘡、湯水瘡、瘰鬁、白屑風、濕瘡、天皰瘡、蟲毒致瘡、疥瘡,有以茶葉內用外敷,以其清熱解毒之功。傷科方面,茶葉能治跌打損傷及肩背腰疼痛等症,《傷科匯纂》載有“唇口刀斧斫磕,跌墮等,傷破皮傷肉者…以茶清洗淨掞末藥”。
清代繼承了前代的茶療經驗,加上制茶的工藝的發展,茶類種類的增加,茶療的治療病種亦較歷代為多。瞭解清代醫家的臨床茶療經驗,對現代醫藥對茶葉的研究及茶療的應用有很大啟發作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