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動態

紫荊養生 2017年 秋季刊

  • 作家相片: 文 | 衛明
    文 | 衛明
  • 2017年8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ree

茶即是藥

衛明老師行醫超過30年,在臨床工作中他發現很多病症中西醫都難以醫治,並不是醫術水平達不到,而是治療方法比較不容易為人所接受。很多糖尿病、高血壓的病人難以忍受長期打針帶來的痛苦,對於傳統中藥「苦茶」也常有抗拒心理。「我就想,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能讓患者在生活化的過程中達到控制病情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免除他們的精神壓力。」他便尋著這條路開始潛心研究茶療。⋯⋯ 茶療分為三種:以茶代藥、以藥代茶·茶藥結合。以茶代藥是衛明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即純粹用茶葉來代替藥物,突出茶葉的藥用價值來治療疾病,也是古人以茶解毒、以茶治病最早的形式。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和臨床驗證,衛明老師發現,茶不但能夠治病,而且效果超出人們的想象。


治療鼻敏感效果顯著

衛明老師在研究中發現一種茶針對鼻敏感、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非常好的療效。「中西醫治療鼻敏感的方法很多,但復發率高,患者易產生抗拒心理。我們找到一種茶,病情發作時飲用,喝了之後症狀便會消失。過一段時間若是復發,可以繼續通過喝茶來防治。起效快、方法簡單、副作用小,茶療法可以說是過敏性鼻炎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很多人以為茶療見效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衛明老師曾在日本做過一次診療體驗,春季的東京櫻花盛開,也正是花粉症(鼻敏感)高發的季節,東京和大阪地區10%-20%的人都患有這種病症。針對這一情況,衛明老師在東京、大阪各找了6名患者,現場泡茶給他們喝,12個人當場見效,可見療效之神奇。此外,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也可用茶療法在短時間內見效,使病情得以良好控制。 除了常見的急性、慢性疾病,抑鬱症是衛明老師目前主要的研究內容之一。「我認為茶療的優勢可以更多的放在治療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現在抑鬱症的發病率特別高,很多人深受病症的折磨和困擾。」衛明老師介紹,茶葉中富含咖啡鹼、茶鹼等物質,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有顯著的振奮作用,可以在短期內改變人的情緒。他笑言,「茶療可以說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快樂、最高級的療法,它可以讓病人在享受之中治療疾病,不用打針吃藥,也不用有身體負擔,只需每天泡茶喝。病人可能抗拒吃一輩子藥物,但一定不介意喝一輩子茶。」

「茶療」與「茶養生」:此茶非彼茶中國人喝茶已有七千年的歷史,茶也成為生活中的常見飲品,受到傳統意識和習慣的影響,人們不免會把茶療和茶養生混為一談。衛老師坦言,想改變大家對茶的認知並不容易。那究竟茶療使用的茶和平日人們飲用的茶有何分別?衛老師以治療鼻敏戚的一種烏龍茶為例,介紹了具有治療效果的茶的特別之處。他曾把這種烏龍茶中的其中四種兒茶素成份與普通烏龍茶進行化驗對比研究,結果發現此茶中的四種兒茶素含量都遠遠高出普通茶,其中一種兒茶素的含量甚至高出另一種茶123倍。可見,兩種茶雖然外表很難分辨,但成份卻相差甚遠。衛老師解釋,具有治療意義的茶對於茶樹的種植環境、樹齡、種植方式以及茶葉的製作工藝等都有特別的要求,達到的效果自然不能與普通的茶相提並論。 為了找到具有不同醫療功效的茶,十幾年來,衛老師去全國各地的茶山考察,品嘗各種茶。「神農嘗百草,衛老師嘗百茶。」他笑著道出了自己十多年的經歷。同中藥材一樣,茶葉也分寒涼溫熱、性味歸經。衛老師經常在他的茶室切身體驗每道茶的歸經,一有新感受便記錄下來,十幾年不斷嘗試、研究,積累了無數的數據記錄,并針對不同疾病個體去實驗、歸納總結,現已研究出逾百種病的茶療方。


對待茶療需謹慎

衛明老師表示,在茶療這一領域,他一直處於研究狀態,並沒有將茶療方推向市場。他認為在茶療的民眾基礎沒有打好之前,消費者很容易被不法商家利用。他也提醒消費者如果看到有商家打著茶療的名義推銷產品,一定要懂得分辨,若是缺乏對症治療的研究機制,那一定不是茶療。 衛明老師這些年來苦心孤詣地研究茶療,對於茶療的傳承他也深感擔憂,「對茶療感興趣的人很多,但有毅力堅持研究下去的人實在太少了。茶療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懂茶的人不懂醫,懂醫的人不懂茶。」今年初他成立了香港茶療學會,盼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探討·研究茶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知曉茶療的神奇功效。


留言


bottom of page